

三代人的“母亲节”
汪志
有一种爱,一生一世不求回报——母爱;有一个人,一生一世值得我爱——母亲。五月的天空蔚蓝,山川绿肥红瘦,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,有一个温暖的节日叫“母亲节”。而在我家,三代人的“母亲节”故事,如同三首动人的乐章,谱写着爱的传承。
八旬老妈的“母亲节”
母亲是世上最伟大而平凡的女性。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她,用柔弱双肩扛起养育六个子女的重担。我出生时不足四斤,自幼体弱多病。三岁那年的寒冬,我突发急症浑身冰凉,家人几近放弃时,母亲硬是把我裹在棉袄里,顶风冒雪徒步几公里求医,用体温和坚持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我的生命。
如今母亲已届耄耋之年,沐浴着新时代的暖阳:新农合守护健康,养老金保障生活。每逢母亲节,我总会回到她身边。犹记童年时,母亲常给我们做简单的油水煮鱼,那香气至今萦绕心间。今年特意向开饭店的堂弟学艺,精心烹制红烧鱼。当母亲尝到那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美味时,眼角的皱纹绽放成花:“乖乖,比大阿宝(堂弟乳名)店里的还香!”
妻子的“母亲节”
妻子作为六零后母亲,用两次剖腹产换来儿女双全。我年轻时忙于事业,她独自肩负工作与育儿的重担。如今孩子们虽在千里之外成家立业,却始终心系母亲。去年母亲节清晨,儿子的高中同学突然送来康乃馨——那是远在异乡的孩子精心准备的惊喜。妻子捧着鲜花,让我记录下这幸福时刻,将感动分享给亲友。女儿更早寄来新手机,只因母亲那部旧手机“服役”五载仍舍不得换。视频时,妻子笑说:“这下能看清外孙女画的新作了。”
女儿的“母亲节”
而立之年的女儿在沿海城市当军嫂,公公早逝,婆婆经营茶园,她既要工作又要独自抚养孩子。刚上一年级的外孙女继承了母亲的艺术天赋,连续三年用稚嫩画笔描绘“母亲节祝福”。前年偷偷用压岁钱买来妈妈最爱的饺子,去年则苦练半月,献唱《听妈妈的话》作为惊喜。女儿视频里说起这些时,眼里闪着和我们当年相似的泪光,那是一个母亲读懂另一个母亲的感动。
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”穿越时代长河,从油灯下的缝补到视频里的问候,从田间地头的操劳到都市职场的打拼,母亲的内核始终未变。她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种爱:那是寒夜里的怀抱,是远行时的凝望,是皱纹里绽放的笑容,更是代代相传的生命密码。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,愿每份母爱都被温柔以待,每颗孝心都不留遗憾。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